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
  •      新闻       [PC版]

  平凡的救助,伟大的母亲<系列报道之六>徐叶珍

       她们是一群平凡的母亲,在茫茫人海中,你都很难记住她们的名字和笑容,但她们用她们不平凡的行动给我们诠释了一曲曲伟大母爱所组成的雄伟壮歌!

       母亲!您用您温暖的怀抱乳养、包容、守护着您的儿女,奉献着您的生命!

       在您的节来临之际,我们无以回报,仅用一个个母亲的故事来向我们的母亲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妈妈!您辛苦了!

 

平凡救助路,谆谆慈爱心

         徐叶珍,女,46岁,群众,宁德塔山“爱心之家”的院长。

       她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弘扬助人为乐精神,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宗旨,先后创办了照顾孤弃残障儿童和贫苦无依长者的民间慈善机构“爱心之家”孤儿院和安老院。作为一个女性,她至今未成“家”,但她却以给人一个“家”作为终生践行的承诺,先后成为600多名孤弃残障儿童的“妈妈”和10多位长者的“女儿”。

踏上爱心之路

       1989年,年仅22岁的徐叶珍还是福安赛岐镇的一家小服装店主。一天,她听说市场有一个弃婴就前往观看。在看到全身冻得发紫危在旦夕的弃婴后,她实在不忍心一条小生命就这样消失,就把小孩抱回了家,这是她收养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她踏上漫长爱心之路的开始。随后,善良的她又先后收养了几个弃婴,直到经济能力无法承受的时候,她关闭了自己的服装店,开始租用民房专心当起这些孤弃残障儿童的“妈妈”,一个小小的“爱心之家”在赛岐镇诞生了。许多周宁、寿宁,甚至福州、浙江等地的孤儿、弃婴和残障儿童源源不断地被送到这个位于赛岐的“爱心之家”。

孩子与“妈妈”

       十六岁的燕燕是福州盲人学校的学生,她不幸的遭遇因为遇到徐叶珍“妈妈”而改变。十几年前,燕燕被遗弃在路边,瘦弱的身躯发出低声的啼哭,眼睛正流脓流血,围观的人都认为这个孩子活不了了。正在省城照顾动手术的兔唇弃婴的徐叶珍接到“爱心之家”义工电话后,交代义工将弃婴抱回家并送去医院检查。结果第二天,义工告诉她孩子患有先天性梅毒。在房东的极力阻挠下,孩子被迫放在一间停放过棺材的瓦房中。从省城回来后的徐叶珍看到这个情景,泪如雨下,不顾众人的劝阻,执意将这个可怜的孩子带到了自己家。在众人异样的眼神中,她执着地带着这个孩子四处求医。终于,燕燕治好了病,在“爱心之家”中快乐地成长起来。

       年仅十二岁的诗诗一见到徐叶珍回来,就会上前抱住她,徐叶珍总是蹲下来亲切地跟小孩说话:“孩子,妈妈刚刚有事出去了,想不想妈妈呀?”每当这是,诗诗总会亲昵地搂住“妈妈”的脖子,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快乐。其实,诗诗是一个由癫痫症的女孩,会突然口吐白沫,摔倒在地不省人事。为避免孩子磕伤碰伤,徐叶珍为她买了头盔护具,并安排工作人员严密看护,避免出现意外。除了诗诗,“爱心之家”的其他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残疾,但徐叶珍对待每个孩子都视如己出。她根据孩子残障的不同等级,将孩子分为四组:青少年组、教育组、康复组和护理组。青少年组的孩子虽然有一定肢体或者智力障碍,但是仍然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念书;教育组主要是智障的孩子,没有外出就学,平时留在“爱心之家”,由义工给他们进行简单的学习辅导;康复组则是脑瘫患儿;护理组一般为婴幼儿,多为重度脑瘫患儿或身体残疾患儿,完全无法自理。孩子们在“妈妈”和义工的照料下,也能像健康的孩子一样成长。

给孩子们一个真正的“家”

       “爱心之家”在创办之初,因没有固定场所,只能将收养的孤儿、弃婴、残障儿童寄养在乡间,后随着孩子逐渐增多,1993年开始租用赛岐民房,将孩子集中照顾。随后又两度搬迁,孩子们四处漂泊,甚是可怜。2005年,徐叶珍得到宁德蕉城区塔山村父老乡亲的热忱支持,献出三座旧房,徐叶珍才得以将之改建为5层水泥框架楼房,于2007年12月竣工,孩子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谈到大楼的建成,徐叶珍说,“感觉就像是一个奇迹。”她说,爱心之家的孩子大都患有脑瘫、癫痫、耳聋、心脏病等等,光治病就需要很多“恩人”帮助,“我当时想,如果能建成一两层的平房就很不错了”。为建造大楼,徐叶珍四处奔波,寻求爱心人士帮助。于是,有的捐赠了几吨水泥,有的捐赠几吨钢筋,有的捐助几吨沙子,有的瓷砖厂捐助瓷砖……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两座建筑面积4000平米的房子竟然建起来了。虽然欠下大量工程款,但包工头知道“爱心之家”的情况后,要工钱的事情就缓了下来。这些年来,有社会各界捐钱捐资的,徐叶珍就一点点慢慢偿还那些工钱和费用。徐叶珍说,为了孩子们有个“窝”,再苦再累也值得。

让爱延伸

       2010年,徐叶珍目睹一些贫困无依的长者,年老体衰,独自居家,孤苦伶仃,有些甚至身患顽疾或瘫痪在床,无人照料,备受折磨,随后开始在“爱心之家”提供安老服务。2010年6月至今,徐叶珍已陆续收留了16位孤寡老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最老的已过期怡之年。谈到老人,徐叶珍感慨地说,“前几天,一位阿公过百岁寿辰,我高兴得哭了。因为我自己的父亲早逝,照顾这些孤苦无依的老人也算是为父亲尽孝吧。”她有空的时候,帮老人剪剪指甲,和老人拉拉家常,有时候还要处理老人失禁后的污秽,每晚待老人入睡后,还要检查一下宿舍,避免出现意外。她用她温柔而慈爱的心,让这些孤苦无依的老者度过一个安定美满的晚年。

       在徐叶珍高尚人格的感召下,33个义工也投入“爱心之家”的创建中,他们年纪最大的已近60岁,最小的才20多岁。他们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宗旨下,和徐叶珍一起,照顾老人,抚育孩子,他们和51个孤弃残障孩子及16位贫苦无依老人共同组成了一个温暖的充满着欢笑的“家”。

       徐叶珍是平凡的,因为她仅仅做了一件好事;但又是不平凡的,因为她为做好这一件好事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毕生的热情。徐叶珍是脆弱的,因为她看到被遗弃孩子的惨状也会流泪,她遇到困难也会感到无助;但又是坚强的,因为她用宽广的胸怀和有力的臂膀为孩子和老人撑起一片蓝天。徐叶珍是孤独的,她的青春和所有女性关于爱情的幻想都被尘封;但她又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一群爸妈,一群儿女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